吴标生:千万购入3辆氢能巴士 下落不明恐成白象工程?

(成邦江12日讯)斯木省华总会长兼成邦江中华总商会会长拿督吴标生博士,针对此前砂拉越政府耗资逾千万令吉购入三辆氢动力巴士,却至今“无影无踪”的现象,向砂政府提出严厉质问,并痛斥此举已沦为典型的“白象工程”。

根据资料显示,砂拉越经济发展公司(SEDC)早在2023年便从中国进口了马来西亚首批氢动力巴士,原本是要投入古晋市公共交通使用。采购数量仅有3辆,总成本却高达近一千万令吉,比起普通电动或柴油巴士高出数倍。

然而,时至今日,这些巴士究竟身在何处?是在默默为民服务,还是早已被丢弃在仓库里积灰?吴标生质疑,后者恐怕才是残酷的现实。

吴标生指出,这三辆氢能巴士虽一度投入古晋公共交通系统,但运行过程可谓“问题不断”。频繁出现气体或液体泄漏、刹车故障及燃料电池失灵等技术问题,导致运营屡屡中断。更严重的是,本地并无掌握氢气技术的专业团队,主要维修必须依赖中国制造商派员处理,车辆一旦出问题常常一停就是数月,几乎形同虚设。

他痛批:“这不仅是财政上的沉重负担,更清楚揭示了政府在公共项目管理上的严重失职。”

根据H2 Sarawak 官网这些氢动力巴士如今全面停运。
通告显示:

  • 自2025年8月1日起,达迈环线氢动力公交车客运服务已暂停运行,直至另行通知;
  • 自2025年8月5日起,市中心环线提供的氢动力公交车试运行服务亦全面暂停,直至另行通知。

“这等于铁证如山地证明:耗资千万令吉购入的氢能巴士,不仅没有真正造福民众,反而彻底沦为摆设。这是政府不争的失败记录。”吴标生直言。

三大质问:谁为失败负责?

吴标生进一步向砂政府提出三点尖锐质问:

  1. 决策过程是否草率?每辆氢能巴士成本高昂,远超电动或柴油巴士,政府在采购前是否有充分的可行性研究?是否评估过氢燃料基础设施不足、长期运营成本过高等问题?
  2. 项目管理是否失败?巴士在短暂亮相后即“消声匿迹”,未曾真正造福民众,暴露出严重的管理缺陷。SEDC已公开承认,本地没有掌握氢气技术的专家,砂拉越城市捷运只能反复邀请中国佛山飞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飞驰)派员处理问题。这种“依赖外援”的尴尬,清楚显示政府在技术与人力资源配套上的严重欠缺。如今连 H2 Sarawak 官网都公开宣布氢巴士全面停运,更无情揭穿了政府“绿色公共交通”的美丽口号,只剩下苍白的失败现实。
  3. 为何缺乏透明度?人民多次追问巴士下落,却始终只得到“试点项目”等模糊回应。政府必须立即公开:
  • 这三辆巴士目前的存放地点与实际状态;
  • 自购入以来的运行里程、载客量及每次运行成本。

“人民的钱不是豪赌的筹码”
吴标生强调:“我们并不反对科技进步与绿色能源,但任何公共项目,尤其是涉及巨额资金的计划,决策过程必须透明、谨慎并负责任。必须具备充分的可行性研究、成本效益分析,以及明确的长期运营规划,而非好大喜功、仓促上马的形象工程。”

他直言,千万令吉若用于修路、教育或扶贫,早已惠及无数家庭;如今却换来三辆“看不见、用不着”的氢能巴士,这是砂拉越人民的损失,更是沉痛的耻辱!

氢智轨(ART)会否重蹈覆辙?
吴标生警告,三辆氢巴士已是“烂尾工程”,而砂政府正在推进的 9亿令吉氢能智轨(ART),更令人担忧会步上同样的后尘。
他质问:

  • ART项目是否真正经过充分的可行性与成本效益分析?
  • 政府能否保证长期运营不依赖巨额补贴?
  • 技术可靠性与本地维护能力是否已准备就绪?

连耗资千万的氢动力巴士都已全面停摆,ART 难道不会步上同样的悲剧?如果政府依然一意孤行,这不仅是浪费金钱,更是拿砂拉越人民的未来开玩笑!”吴标生直言。

吸取教训,避免再“交学费”
“人民的血汗钱,不容许一次又一次地交学费!三辆氢巴士已经是昂贵的警钟,砂政府难道还要再重蹈覆辙?”吴标生痛心疾首地说。

他敦促砂政府必须:

  • 立即向人民公开三辆氢巴士的真实情况;
  • 就此事进行深刻反思并追究责任;
  • 在未来大型公共项目中,确保 透明、专业、负责任 的决策与监督机制。

“砂拉越的资源必须花在刀口上,用于推动真正惠及民生与经济发展的务实项目,而不是一再浪费在昂贵却无实效的‘白象工程’上。”

斯木省華人社團總會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