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邦江讯)斯木省华总会长兼成邦江中华总商会会长拿督吴标生博士表示,团结政府近期在多项重大政策上的及时调整,展现了政府愿意聆听民意、顺应民需的态度,这是值得肯定的方向。然而,他也严正提醒,政策制定过程必须更加前瞻、系统与严谨,避免仓促决策、朝令夕改,持续削弱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吴标生指出,政府近期迅速调整大学预科班录取政策、豁免进口苹果与橙的销售与服务税(SST)、以及提高微型与小型企业收入门槛,回应了社会各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基层民众与中小企业群体的迫切诉求,令人感到欣慰。这些“政策U转”反映出政府务实、以民为本的治理方向,也传递出“人民的声音,政府听得到”的正面讯号。
其中,首相安华宣布,政府已同意将微型与小型企业的年收入门槛从50万令吉提高至100万令吉,具体细节有待公布。对此,吴标生认为,这项调整有助减轻中小企业的税务负担,释放更多发展空间,鼓励创业创新,提振经济活力,助推国家经济复苏。他也提醒,政府应尽快公布实施细则,确保标准清晰、执行到位,避免因细节模糊导致政策效果打折。
急转弯反映前期评估不足
不过,吴标生也坦言,频繁出现政策“急转弯”,暴露出政府前期评估不足、与利益相关者缺乏有效沟通的问题。他以教育政策为例指出,升学机制事关国家人才培养,任何调整都必须通盘考虑学额分配、教学资源、政策公平与制度稳定,绝不能仅为回应短期民意而仓促拍板。
“如果教育政策反复变动、标准朝令夕改,必将严重动摇人民对教育制度乃至国家治理的基本信任。”他说,教育政策必须以公平、绩效与系统性改革为核心,确保升学管道合理、资源分配公平,避免政策成为政治妥协下的工具。
建议更全面扶持本地果农
针对政府豁免进口苹果与橙的SST,吴标生表示,政府鼓励优先消费本地水果的方向值得支持,但若要真正振兴本地果农,必须推出更具系统性的扶持政策,包括协助果农提升果品质量、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收入水平,而非仅靠税务手段。他也建议,政府可考虑将年柑、椰枣等其他广泛消费、且本地无法种植的进口水果纳入SST豁免范围,进一步减轻民众生活成本。
政策制定须系统、透明、前瞻
吴标生总结指出,团结政府在多项政策上的灵活调整固然值得肯定,但同时也暴露出政策协调与前期规划的短板。他呼吁政府未来在政策制定阶段,务必加强跨部门协调、深化民情调研,广泛聆听各界意见,并建立透明、清晰的沟通机制,确保政策科学、系统、可持续,真正服务国家长远利益。
“人民乐见政府愿意改正错误,但更希望看到一个稳健、系统、可信赖的施政团队。”吴标生强调,唯有稳定的施政方向、扎实的执行能力与科学的政策规划,才能真正重建民众对制度的信任,巩固国家改革成果,赢得人民持久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