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教育部宣布,所有在2024年大马教育文凭(SPM)考获10A(包括A-)或以上成绩,并申请进入大学预科班(Matrikulasi)的学生将一律获录取,斯木省华总会长兼成邦江中华总商会会长拿督吴标生博士表示欢迎与肯定,并强调,这一决定是社会各界持续关注、勇于发声与舆论压力促成的积极成果,绝非任何单一政党的功劳。
“教育部此次U转决定是正确的,也是民意的胜利。过去,许多成绩优异的学生因为政策限制被拒于大学预科班门外,社会对此早已积怨甚深。如今,政府终于正视问题,充分说明只要人民敢于表达、拒绝沉默,不合理的政策终将被纠正。”
吴标生指出,政客之间不应争论谁的功劳,真正重要的是政策是否切实惠及学生与国家的长远发展。
“这不仅是任何政党的胜利,更是全国学生、家长、教育界及广大社会大众长期关注、坚持发声、持续施压的共同成果。”
他强调,面对不公平、不合理的政策,沉默从来都不是选择。人民必须勇于表达立场,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唯有集体力量,方能推动国家朝着更公平、更透明的方向前进。
“正如爱因斯坦所言:‘世界的险恶,并不是因为坏人的猖狂,而是因为好人的沉默。’ 如果知识分子对不公不义保持沉默,就等同于助纣为虐。”
吴标生表示,教育公平是国家进步与社会稳定的根基。新政策不仅为清寒子弟提供了改变命运的机会,更传递了“唯才是用、以实力为本”的积极信号,值得肯定。
他同时呼吁政府,除了落实公平录取政策,更应全面系统性检讨与优化我国教育体制,确保在发掘、培育与留住人才方面,建立起真正公平、合理与可持续的发展机制。他也特别提醒,政府必须确保政策执行的透明化,并彻底检视高等教育体系内的结构性偏差,包括大学录取标准、奖学金分配等关键环节,推动教育公平全面落地。
“教育不仅关乎升学机会,更是国家最根本、最长远的投资。唯有坚持公正、透明、以实力为本的原则,方能让优秀学子脱颖而出,让国家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他指出,社会乐见政府在教育公平议题上迈出这一步,但改革绝不能止步于此。吴标生呼吁全民继续监督教育政策,要求政府将公平原则扩大落实至其他关键领域,包括增加公立大学学额、优化技职教育体系,并定期公布录取与奖学金数据,接受公众检验,真正实现公开、公平与透明。
最后,吴标生博士重申,公民社会的积极参与,正是民主国家持续进步与政策改良的重要动力。
“面对不公,沉默不是选项。唯有持续发声、理性参与,马来西亚的教育制度才能真正成为培育人才、促进社会流动、推动国家发展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