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邦江16日讯)斯木省华总会长兼成邦江中华总商会会长拿督吴标生博士严厉抨击,国家高等教育基金局(PTPTN)宣布仅政府大学一等荣誉学位毕业生可获豁免偿还贷款,而同样成绩优异的私立大学毕业生却被排除在外的决定,极不公平、不合理,且带有制度性歧视。
吴标生指出,该政策独厚政府大学毕业生,却全然忽视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固打制导致的不公现实。许多优秀的华裔学生之所以选择私立大学,并非出于自愿,而是因政府大学学额有限,在种族固打制下被拒录取,被迫承担更高学费到私立大学深造。
他沉痛表示,新政策非但没有体恤这部分学生与家庭的困境,反而以院校性质作为豁免标准,形同对已被国立教育体系排除在外的学生与家庭进行“二次惩罚”。
“这是一个极尽讽刺与不公的局面。” 吴标生直言,“首先,孩子们在政府大学僧多粥少的录取竞争中被拒之门外,已是第一次挫折。为了不中断升学之路,父母只得咬紧牙关、背负更沉重的PTPTN贷款甚至借贷供书。如今,当这些学生凭自身努力在私立大学考获一等荣誉学位时,政府却告诉他们——因为学校不同,所以不配获得同样的豁免资格。这难道不是在惩罚他们的努力?惩罚他们被迫的选择?”
吴标生强调,教育政策应当补不足、扶弱势,而非反向惩罚被制度逼入私校的学子。目前的政策赤裸裸地暴露出制度的偏差:政府一方面无法为所有合格学生提供足够的政府大学学额,另一方面却又通过PTPTN政策,变相奖励那些“幸运”挤入公立大学的学生。
“这对多年来默默承受教育资源不公、却依然奋发向上的华裔家庭而言,是一记沉重打击,更是对他们奉献与付出的彻底漠视。”吴标生痛斥,“PTPTN此举,是在教育不公的伤口上撒盐。它制造了一个荒谬的逻辑:被制度推开的孩子,就该被制度再次遗忘。”
他指出,社会上普遍误解认为就读私立大学的是富裕家庭子弟,事实恰恰相反。许多家庭省吃俭用、东拼西凑甚至贷款,只为让孩子能继续升学。如今政府却以学校性质为依据,拒绝让这些努力的学生享有同等豁免资格,简直是“雪上加霜、制度欺弱”。
吴标生进一步指出,这项政策不仅违背公平原则,也背离了PTPTN成立的初衷。
“国家高等教育基金局(PTPTN)于1997年成立时,其主要宗旨正是为了协助就读本地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学生,解决学费负担问题。后来政府才逐步扩大资助范围,涵盖政府大学的学生。如今反而只让公立大学毕业生享有豁免特权,而排除私立大学毕业生,完全是本末倒置!”
他因此呼吁高等教育部与国家高等教育基金局制定统一政策,确保所有取得一等荣誉学位的毕业生——无论来自政府大学或私立大学——都能享有同等的PTPTN贷款豁免待遇。
“教育应以 merit(成绩)为本,而不是以学校背景或肤色划线。若政府真心要鼓励学术卓越,就应奖励所有凭实力取得佳绩的学子,而非继续制造制度性不公。”
吴博士警告,若政府继续维持这种双重标准,只会进一步打击年轻人对国家制度的信任,削弱社会凝聚力,并加剧优秀人才外流。
他最后强调,教育公平是国家稳定与进步的根本。
“若连教育的起跑线都被政策扭曲,国家又谈何昌明?唯有摒弃种族固打与双重标准,马来西亚的教育才能真正迈向公平、理性与国际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