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标生:马来西亚培养人才,却让外国坐享其成

(成邦江15日讯)斯木省华总会长兼成邦江中华总商会会长拿督吴标生博士严厉批评,马来西亚在“人才政策”上长期失败,沦为“替别国培养人才的工厂”。

他说,国家投入庞大教育资源与纳税人资金,栽培了无数医生、工程师与科技菁英,但这些优秀学子毕业后,却因国内缺乏发展机会、低薪资与制度不公,被迫流向海外,为新加坡、纽澳,欧美及中东国家贡献GDP。

“我们用人民血汗钱培养的人才,却流向国外;马来西亚本身却因缺乏人才而医院缺医生、工业缺工程师、企业缺专业人员——这是何等荒谬?”吴标生直言。

他指出,症结在于制度不公与短视政策:

  • 升学与奖学金机会以种族优先,真正优秀的学子被排挤。
  • 职场升迁看背景与身份,不看实力,年轻人心灰意冷。
  • 薪资待遇差距悬殊,新加坡起薪往往是本地的两倍甚至三倍。
  • 科研与创新环境落后,人才难以施展所长。

吴标生补充,连外国都看不过去。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在7月19日透露,他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会谈时,美方曾暗示,只要马来西亚不再偏袒特定族群,美国关税将可能下调。
“当连外国领导人都提醒我们时,我们更应深思:这样的制度,是在保护国家,还是在摧毁未来?”吴标生反问。

他感叹,如今马来西亚已陷入“输入廉价外劳,输出高端人才”的畸形循环,国家战略严重失败。若政府继续麻木不仁,不仅医疗体系将崩溃,工业升级停滞,连国家治理也将因人才流失而陷入危机。

吴标生提出三项紧急对策:

  1. 全面改革教育与人才政策,废除不公平与种族优先制度。
  2. 提高专业人才待遇,留住本地精英。
  3. 制定“海外人才回流计划”,挽救已经流失的人才。

“不要再空喊‘爱国要留下’的口号。没有公平、没有机会、没有前景,年轻人凭什么留下?政府必须回答人民:我们辛苦培养的人才,到底是留给马来西亚,还是继续拱手送给外国?”吴标生最后质问。

斯木省華人社團總會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