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挂国旗等于煽动? 吴标生:乾脆别挂最安全

(成邦江4日讯)斯木省华总会长兼成邦江中华总商会会长拿督吴标生博士,针对团结部副部长莎拉斯瓦蒂在上议院重申,将援引《1948年煽动法令》对付倒挂国旗者的言论,直言“荒谬过头”。

他强调,马来西亚华社与全国人民一样,对国家怀有深厚的热爱与忠诚,在国庆日等重大节日悬挂国旗,是表达爱国情怀的光荣传统。华总和中总始终鼓励民众正确悬挂国旗,以体现对国家的尊重。

然而,对于副部长声明中“无论任何疏忽理由,都会动用《煽动法令》”的立场,吴标生表示难以认同,并认为此举恐怕适得其反,产生寒蝉效应。

“副部长的言论,尤其是强调‘不接受任何疏忽理由’,无疑向公众释放了一个极具威慑力的信号。这恐怕会导致许多商家、机构乃至普通家庭,为了避免无心之失而惹来一身蚂蚁,乾脆选择不悬挂国旗。这与政府希望提升爱国精神的初衷,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吴标生进一步指出,副部长的谈话几乎等同于向全国人民宣判:“宁可不挂国旗,否则一旦出错,哪怕只是工人失手,都可能被视为违法。”

“如果倒挂国旗也要动用《煽动法令》,那我劝告我国各界人士,还是别挂国旗最安全,免得惹来一身蚂蚁。”

他举例,柔佛一间牙医诊所因倒挂国旗,即便当事人解释是无心疏忽,最终还是被当局下令关店30天。

“这哪里是培养爱国心?这分明是把国旗当成‘杀威棒’,把老百姓吓得不敢靠近。”

他强调,尊重国旗固然重要,但若政府动辄以严刑峻法对待人民,非但不能培养国民的爱国情怀,反而只会让人心生恐惧与反感。

“爱国不能靠恐吓来实现,更不能把无心之失,当成颠覆国家的‘煽动行为’。若政府真心要提升国民对国旗的尊重,应从教育与宣传下手,而不是制造恐惧氛围。”

吴标生指出,绝大多数倒挂国旗的情况,都是出于无心之失,可能源于不了解正确悬挂方式,或是一时大意。

他呼吁政府把重点放在教育和引导,而不是惩罚,并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加强公共教育:通过媒体、学校及社区组织,广泛宣传正确悬挂国旗的方式与礼仪,让爱国教育先于法律惩处。
(2)执法应具同理心:对于首次、无心的错误,执法单位应以警告、纠正和教育为主,而非直接采取严厉的惩处行动。法律的应用应体现温度与理性。
(3)重新审视法条适用性:政府应重新考量,《1948年煽动法令》这种性质严重的法令,是否恰当用于处理无心疏忽的个案,以避免法律被过度使用。

他总结道:“爱国心的培育需要的是一个充满鼓励与包容的环境,而不是一个令人恐惧的高压氛围。我们呼吁政府与各界携手,通过更多教育、沟通与理解,共同守护马来西亚人民的爱国热情,让国旗能在一个安全、受尊重的环境下,被更多国民自豪地悬挂起来。”

他警告:“这样的做法只会让人民越来越不敢碰国旗,更别说去亲近它、热爱它。结果是政府想要的爱国效果,反而会彻底南辕北辙。到头来,国旗甚至可能沦为人人避之不及的‘危险物品’。”

斯木省華人社團總會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