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邦江28日讯)斯木省华总会长兼成邦江中华总商会会长拿督吴标生博士严肃指出,马来西亚政府医院医疗体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崩溃危机,政府却在此时向巴勒斯坦大额捐款,此举实属荒谬!他强烈敦促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在推动国际人道援助的同时,更应展现治理决心,优先解决国内医疗体系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吴标生引用卫生部长拿督斯里祖基菲里提供的最新数据强调,马来西亚医疗系统正遭遇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2020年至2024年间,全国共有9,355名正式及合约医护人员离职,其中包括1,217名专科医生。其余离职人员包括5,702名正式及合约医护人员、2,141名正式及合约护士以及295名正式及合约医药助理。
“这些数字令人震惊,”吴标生博士表示,”尤其是在医疗机构就诊人数大幅增加18%的情况下——从2020年的5,792万6,813人次增至2023年的6,815万7,122人次。医护人员大量流失与服务需求显著增长形成强烈反差,这正是医疗体系濒临崩溃的直接证据。”
吴标生强调,医疗体系的崩溃不仅直接威胁病患生命安全,也对医护人员造成巨大压力。”大量专科医生和护理人员的离职,反映出政府医院工作环境已不堪重负。许多医护人员因长期高压工作、薪资待遇不足与过度劳累,不得不选择离开政府体系,转向私立医院甚至出国求职。政府不能再无动于衷,否则国家医疗体制的崩溃将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吴标生进一步分析,马来西亚人口持续增长,加上老龄化社会趋势和慢性疾病年轻化,使政府医院的负担日益加重。然而,医护人员与病床数量长期未能相应增加,形成恶性循环。这不仅影响病患的治疗质量,也使医护人员长期在高压下工作,身心俱疲,最终导致更多人才流失。
“此外,政府医院的拥堵问题不仅源于医护资源短缺,也与私人医疗成本上升密切相关,”吴标生博士指出,”医疗保险费用飙升,使许多民众无力承担私立医院服务,只能转向政府医院,进一步加剧公共医疗体系的压力。”
“如今,许多政府医院病患等待时间长达15小时,甚至在急诊室滞留24小时才能获得治疗。这不是个别案例,而是全国普遍面临的困境。病患苦等、医护超负荷工作,体系濒临崩溃!”吴标生批评道。
“人民需要的是实际行动,而非空洞口号。政府不能一边举债捐款充当国际慈善家,一边却坐视国内医疗体系陷入困境。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宣布捐出1亿令吉援助巴勒斯坦人民,但国内医院病床不足、医护人员流失、病患等候时间漫长等问题却迟迟未得到有效解决。”
“国际人道援助固然重要,但政府的首要责任是照顾好本国人民!当患者在急诊室中苦等,当医生、护士因低薪和过劳而辞职离去时,政府领导人却忙于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慈善家’,这是何等讽刺?”
他敦促首相安华必须立即拿出与国际援助同等的决心,推动国内医疗改革: 提高医护人员薪资与津贴,遏制人才外流; 缩短过长工时,保障医护人员身心健康; 增加病床与医疗设备,缓解医院拥堵状况; 优化医疗资源分配机制,确保人民真正受益。
吴标生最后强调:”医疗危机已迫在眉睫。病患长时间等待、医护人员不断流失,绝不能成为马来西亚的常态!政府必须停止充当’国际舞台上的慈善家’,而是首先解决本国人民的医疗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