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邦江11日讯)斯木省华总会长兼成邦江中华总商会会长拿督吴标生博士严正指出,全世界几乎没有任何国家会把“国旗挂错”当成犯罪来对待,唯独马来西亚屡次发生类似事件,并动辄动用法律调查甚至逮捕,已让公众对爱国精神产生寒蝉效应。
他说,近日国内多起“挂错国旗”案例,不仅引发舆论风波,更让商家、机构、甚至普通民众担心,一个无心之失就会被扣上“不爱国”的帽子,甚至触犯法律。
“如果挂国旗的风险比不挂国旗还高,那以后还有谁敢主动挂国旗?”吴标生直言,这样的氛围只会让爱国变成一种表演,而非真心的情感流露。
吴标生强调,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必须被尊重,这是不可妥协的原则。任何蓄意或恶意倒挂、破坏国旗、羞辱国家尊严的行为,必须依法追究、从严惩处。但他同时指出,当局应当分清楚“蓄意侮辱”与“无心之失”,不应一刀切地采取同等行动。
“尊重不是靠恐惧来维持,而是靠教育与引导来培养。政府应多举办国旗知识宣传和培训,让公众在愉快氛围中学会正确悬挂,而不是用惩罚的方式逼人守规。”
他举例,近日波德申中华小学发生“倒挂国旗”事件,虽已证实是校方一位残疾校工的无心之失,并第一时间纠正和公开道歉,但警方依然援引多条法令调查,盘问了董事、校长和校工等7人。他质疑:“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否真的必要?”并揶揄悬挂国旗如今成了“高风险的爱国行为”。
早前槟城“五金店国旗倒挂风波”中,业者也因短暂挂错国旗而遭逮捕调查,让他不禁反问:“如果错挂国旗都会被如此严厉对待,那我们不如干脆不挂国旗,免得给自己招来麻烦甚至牢狱之灾。”
吴标生还批评部分政客,包括巫青团长阿克玛在内,借机发表激进言论,号召民众“教育”犯错商家。他认为,这类言行破坏社会和谐,与马来西亚多元包容的建国精神背道而驰,“挂的是国旗,掩盖的却是空洞的团结与虚假的认同。”
他提醒,当局和社会应避免以舆论绑架、政治炒作或群体施压的方式来维系所谓的爱国情怀,否则民众只会因害怕被批评或调查而干脆拒挂国旗,最终受伤的将是国旗的尊严与全民的团结。
“真正的爱国,不是喊口号,也不是比谁挂得多,而是发自内心地关心国家前途与人民福祉。”吴标生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