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标生:认同邱汉明评论 呼吁正本清源、还政治清明

近日,砂拉越政坛因“政治白蚁”言论而引发广泛关注。对此,砂拉越社团领袖拿督吴标生博士公开表示,他高度认同资深时事评论员邱汉明在《咨南河畔》专栏中所发表的文章〈若火箭是“白蚁”,那人联是甚麽?〉,并呼吁社会各界正本清源、理性思辨,共同捍卫民主制度与政治伦理。

吴标生指出,邱文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当下部分政治人物动辄以“政治白蚁”污名化异议者的趋势,这种做法不但压制反对声音,也有损健康的问政文化。他强调:
“真正危害政治生态的,不是批评者,而是那些只知附和现政权、却放弃监督职责的机会主义者。政治不是贴标签的游戏,而应立足于是非与担当。”

他批评,将反对党贴上“政治白蚁”标签,既无事实依据,也背离民主精神。“砂拉越需要的是基于政策的务实辩论,而不是人身攻击与情绪化抹黑。”

他进一步指出,当执政阵营使用“白蚁”隐喻贬低批评者,却对自身在油气主权谈判中的让步(如5%权益长期僵局)闭口不提,这种双重标准理应引起全民警惕。

吴标生特别认同文章中针对古晋新机场选址与预算不透明、部长外访开支未公开等质疑。他表示,这些问题直接反映砂政盟治理的透明度不足:

“我曾多次公开要求政府说明重大工程的成本效益。邱文中将隆新机场百亿造价与砂项目对比,更凸显资源分配的优先次序混乱——在城乡发展严重失衡的背景下,巨资投入非迫切项目,是否合理?”

他强调,监督与质疑是反对党的正当职责,不能因立场不同而被妖魔化;更不能因为成为执政一方,就放弃监督权力的义务。

“一个无法容纳批评的政府,也很难管好手中的权力。”

针对邱文中提及的“火箭质疑古晋新机场”、“火箭争取国家石油股权”等例证,吴标生认为,这正体现了反对党在履行监督职能。他呼吁当权者应以开放态度面对批评,只有接受监督,才能避免权力滥用与资源流失。

“若所有不同声音都被贴上‘破坏者’标签,那这个国家的民主将处于危险边缘。”
吴标生也指出,砂拉越虽然资源丰沛,但联邦与州之间的结构性不平衡,长期阻碍了资源回流惠及人民。他直言:
“从30%国油股权的诉求,到城乡基建分配的不均,砂政盟在关键议题上的立场始终摇摆不定。邱文中对人联党在油气权益谈判中长期软弱的批评,确实发人深省。”

对于邱汉明揭露人联党在“30%国油股权”议题上的自相矛盾立场,吴标生表示,该问题直指核心。“如果砂政盟真心以人民利益为先,理应提出更有力的资源主张,而不是充当联邦的附庸。”

他强调,《石油发展法令》的殖民性条文应予以修正,而人联党过去50年在此议题上的无为与妥协,已非一两句辩解可以掩盖。

他也借用邱文中提及的“30令吉礼券”选举争议,提醒政治人物应以政见赢得选票,而非依靠小恩小惠。

“此类做法不仅显露部分政客的无能与焦虑,更伤害了族群的尊严。”

最后,吴标生引用邱文中的比喻“泼屎者自臭”作为结语,呼吁全体砂拉越人民提高警觉,识破“标签战术”的政治操弄。他强调:
“真正的大白蚁,也许正是那些长期垄断权力、却从未真正捍卫砂权益的集团。我们唯有强化民主监督机制,方能避免资源被逐步蚕食,真正实现政治清明。”

斯木省華人社團總會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