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督吴标生:勿让国人啃老本

首相依斯邁沙比里昨日3月16日宣佈允許公積金(EPF)局會員提取僱員公積金(EPF)1萬令吉的存款應急,這也是我國自2年前新冠肺炎疫情襲擊我國以來,政府批准通過i-Lestari、i-Sinar和i-Citra3項計劃後,第4次准許僱員公積金會員提取未來「退休金」存款。

我認為這樣的決策不切實際,效果卻也至多好壞參半,聯邦政府理應三思而後行提供更好的應急方案,而非罔顧提領公積金嚴重的後果和深遠的影響,允許民眾第4次提取存款。

政府允許從公積金提款,也許是對在疫情下失業或生意倒閉的窘境,「山窮水盡」急需用錢民眾而言是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有助解燃眉之急,能避免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借高利貸,但是我認為聯邦政府有重任持續地推出各種援助措施,以保障人民的生活,支持商業發展及繼續針對性地協助民眾和受影響的領域,而不是推卸責任讓國人啃老本自救!

公積金可以說是國人唯一儲蓄的養老金,尤其是對那些月光族,原本就是給國人退休後,分批提領應付退休生活養老之用,但現在政府在疫情期間給予的舉措確是讓人民可以先提取未來養老金,這根本就是要國人先啃老本,要國人自救!在這個非常時期,當局應該另謀對策為抗疫民生應急附加預算,發放給予因冠病疫情而失業的國人援助,解決民眾切身利益的「急難愁盼」問題。

過去兩年,聯邦政府基於2019冠病疫情三度允許民眾提領公積金。最後一次是去年7月的i-Citra計劃,符合資格的會員可提出存款,最高限額為5000令吉,至今為止,政府為了應對新冠肺炎衝擊,而允許公積金會員提款應急的計劃,以造成1010億令吉被提出,已導致610萬名會員的公積金存款低於1萬令吉,其中更有360萬人的存款不足1000令吉,退休時可能會陷入經濟困境。
與此同時,政府也預測2030年大馬將邁入人口老化,意即8年後年長人士需要更多的積蓄來應付退休生活,因此繼續允許人們提領公積金,恐怕他們日後退休時將面臨財務問題,無法應付未來生活。

更甚的是政府允許一次性提取1萬令吉,那麼在630萬會員符合資格的情況下,將有可能從公積金提款630億令吉,公積金局就有可能要在市場不穩定的情況下,變賣國外資產不但將影響2022年公積金局的股息,甚至業績。

我國應該向鄰國新加坡看齊從來沒有批准人民因新冠疫情而提取任何退休基金,而是寧願動用國家儲備金來為經濟刺激計劃提供資助,應對新冠疫情給企業和員工造成的影響。

無論如何,我要提醒國人公積金存款畢竟是自己未來退休生活的保障,加上公積金存款的利息較金融公司更高,動用前還需自行衡量利弊。儘管在疫情期間失業或是收入減少,但若非萬不得已,盡量避免動用公積金存款,因為考量其中的好壞,用未來錢損失更大,何況這筆錢僅能姑且應付現在缺錢的問題,並非最好的解決辦法。但如果真的沒有辦法、必須提領了,我也建議民眾事前先做好規劃,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善用這筆存款。

斯木省華人社團總會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