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嘉宾、朋友们,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迎接全国华人文化节火炬的到来。这是我第三次迎接火炬回到斯里阿曼,也是我再次以斯木省华总会长的身份迎接这项盛大的活动。
由华总主催的全国华人文化节已成为我国华人一个盛大品牌活动,尤其这一届为配合在砂拉越古晋举行的活动。从林梦开始一路到今天来到成邦江的火炬行传递,除了得到政府高度认可,也获得各民族同胞大力支持与参与。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加深了华族与各友族的了解与沟通。
回顾历史,第一次是在1996年,当时我还是华青团长,已故丹斯里刘贤威是砂华总会长,斯木省华总会长是本曼查陈宗明,华青团署理团长温振光,财政郑少川,总务苏信忠,文娱郭翼升,体育郑尚良,团委已故黄仕进及黄琪云,我们前往马六甲迎接第十三届全国华人文化火炬行的火苗回到砂拉越,然后再从古晋接回成邦江。那一刻,我就深深感受到华人文化的力量与光辉,也提醒了我们身为华裔有责任秉持“文化传承,圣火永续”的精神,莫忘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
第二次是在2009年,我以斯木省华总会长的身份,而华青团团长是甲必丹郑少川,从古晋迎接第26届全国华人文化节火炬行的火苗,然后传递给泗里街省华总,当时砂华总会长是拿督刘增强。这些宝贵的经历让我更加珍惜并重视这份传承。
这一届在砂拉越举行的全国华人文化节,也充分体现出华人文化已成为国家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砂拉越人不分民族,相互沟通、团结互助、共同发展,这是西马各州人民学习的榜样。国内有一股鼓吹种族主义、种族歧视和种族仇恨的风潮,但在砂拉越,各民族之间没有这样的问题。大家不分种族坐在咖啡店内,同一桌上享用不一样的美食。
我们砂拉越的种族、宗教和教育都不存在冲突问题,可是在西马却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发生。因此,我们要慎防马来亚文化渗透到砂拉越,拒绝极端主义的入侵,反对把宗教和种族带进教育。
全国华人文化节火炬传递,不仅是文化的象征,更是我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热爱。火炬的光芒照耀着我们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我们不断奋斗、不断前行。这是一种精神的传递,是一种信念的坚守。
通过火炬传递,我们不仅向世界展示了华人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展示了我们团结一致、同心协力的精神。火炬传递的过程,是一次文化的洗礼,更是一种精神的升华。它让我们铭记历史,继承先辈们的奋斗精神,同时也激励我们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砂拉越人民的团结,是举世闻名的,各族融洽相处和不存在文化冲突,是砂拉越的特殊文化,这种文化必须被传承。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我们砂拉越各族人民的和谐共处。在今天的华人文化节上,不仅华人社区踊跃参与,还得到了其他族裔朋友的积极响应与支持。这种团结和谐的氛围,正是我们砂拉越人的骄傲和特色。
与此相比,一些西马的政棍为了政治利益和廉价选票,不断煽动各族间的仇恨,这种行为令人遗憾。西马的政棍们应该向我们砂拉越人民学习,如何在一个多元种族的社会中,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共同繁荣,而不是把他们自己的忌讳强加在非穆斯林身上,不好好发展地方所需,却一直浪费时间纠缠在另一个民族群体上。马来西亚不应该看到女歌星在公共场合献唱被禁止,或在戏院里男女必须分开而坐。这些极端政策不应在多元文化的马来西亚存在,危胁非穆斯林的基本人权与自由。砂拉越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心怀包容与爱,我们就能够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让我们珍惜并继续发扬这种团结的精神,不仅在华人文化节中闪耀,更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共同打造一个多元、和谐、进步的马来西亚。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所有参与火炬传递活动的朋友们,是你们的热情和努力,让这一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你们的付出和奉献,正是华人文化精神的最好体现。
让我们一起,在这火炬的光芒中,感受文化的力量,感受团结的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把华人文化的火炬,传递得更加光辉灿烂,让它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