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樂見砂總理拿督巴丁宜丹斯里阿邦佐哈里要採取措施鼓勵華人加入公共服務領域,為砂拉越作出積極貢獻,但是我極不苟同阿邦佐的見解稱,若要吸引華裔加入公共服務領域的關鍵,就是要提高公務員的薪資,因為他認為砂拉越的公共服務領域很難吸引到華裔加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工資的問題。
我深感遺憾,一些政客在面對華裔公務員比例太小這一問題時,往往都是眾口一詞,即「華人嫌棄公務員薪水太低」。更甚的是,還有一些政客還稱「華人不喜歡當公務員」,這更是無稽之談。政府在被人質疑其部門的種族分配不均勻時,總是以其他種族不愛打政府工為由,來掩飾其種族歧視的陰謀。
但事實卻是,公務員在馬來西亞擁有著優厚的待遇,雖不是「金飯碗」,但肯定是「鐵飯碗」;例如就業穩定,定期漲工資,公務員也享有很完善的醫療制度、銀行低息貸款,退休金等福利。目前公務員的起薪甚至比私人領域都高。有著這般優渥的待遇,華人又不是傻子,若有機會如何不肯幹能夠光宗耀祖的公務員呢?問題是,誰才有此條件進入政府部門吃皇家飯,端鐵飯碗?
根據首相署去年7月18號在國會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公務員人數及種族比率有嚴重失衡及偏差現象,巫裔公務員人數遠遠超前其他種族,這與政府政策及概念背道而馳,截至去年7月5日,近90%的公務員為土著,其中,級別56或以下的公務員(軍警除外),有79.02%為馬來人。東馬原住民分別佔公務員總人數的5%,其次是來自半島的原住民。在砂拉越方面,根據數據,華裔佔砂拉越人口的30%,但是華裔公務員比例少過15%,而且還逐年越來越少。
抽絲剝繭之後,我認為我國公務員中華人之所以比例太小,最為根本的原因,恐怕還是我國社會里無處不在的種族歧視,體制內招聘公務員的偏差,以及擢升制度缺乏公平競爭平台,這才是華人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選擇往私人界發展的原因。
因此,政府若決心要解決公務員種族比率失衡的現象,大可不必要提高公務員的薪資鼓勵華人加入公共服務領域,但務須超越族群思維,應該廢除土著與非土著之分,在招聘及擢升方面須實行公平透明,以能者居之的公平,唯才是用的機制招賢納士,藉此提高公務員的素質。
有鑒於此,我強烈的要求砂總理阿邦佐要拿出誠意,應該親自督導砂盟政府,身體力行,彰顯政府立心改革的誠意,採取具體和實際行動,糾正與改善公務員的種族比例嚴重失衡問題,反映砂拉越多元種族社會實況,作為大馬團結政府學習的好榜樣。
除此之處,為了杜絕裙帶關係或種族沙文主義,確保最好的人選將受聘 ,我也衷心的建議成立由各族代表組成的公務員面試磷選委員會,確保磷選程序透明公正 ,各族申請者獲得公平機會,撇除公眾對政府機構一族獨大的負面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