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后呼吁有关当局应认真聆听民意,尊重多源流教育体系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各源流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与文化传承,统一课程不仅不能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反而可能削弱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教育改革应建立在科学研究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而不是一刀切的政策。
吴标生严厉谴责联邦教育部在历史教育上的失职。他表示,这种行为对马来西亚的国家认同感造成了严重损害,也无视了东马两邦人民的存在和感受。他敦促联邦教育部立即采取行动,检讨并修正历史教科书,确保历史教科书能够准确反映马来西亚的立国史实。
吴标生呼吁政府在处理国际援助事宜时,应以民为本,合理分配资源。他表示:“马来西亚的资源有限,无论是医疗设备还是人力,都面临巨大的压力。政府必须优先解决国内问题,确保我们的国民能够获得足够的医疗保障,然后再考虑向其他国家提供帮助。”
吴标生表示,更为严重的是,频繁的现金援助可能导致部分民众形成依赖心理,削弱了他们自我提升和追求更好生活的动力。如果人们过度依赖援助金生活,不仅不利于个人发展,还可能拖累国家的整体进步。
他解释道,1957年8月31日是马来亚联邦独立的日子,而1963年7月22日则是砂拉越在加入马来西亚之前获得自治权的重要时刻。这一段历史对砂拉越具有特殊意义,必须铭记在心并传承给后代。
最后,吴标生表示,斯木省华总将继续关注人民的反馈,并呼吁有关当局持续倾听民意,积极采取行动,解决各项道路交通问题。他期待未来本地交通设施能够不断完善,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多便利。
通过火炬传递,我们不仅向世界展示了华人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展示了我们团结一致、同心协力的精神。火炬传递的过程,是一次文化的洗礼,更是一种精神的升华。它让我们铭记历史,继承先辈们的奋斗精神,同时也激励我们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吴标生再次呼吁砂拉越政府和人民重新审视这一所谓的国庆日传统,并以此举来彰显出砂拉越政府与人民重视砂拉越自身重要历史。砂拉越人也应当以庆祝自己的独立日和其他重要历史,来彰显出砂拉越的独特地位和历史贡献,而不是盲目跟随其他地区的纪念活动。
斯木省华总会长拿督吴标生热诚邀请广大民众踊跃参与此次活动,共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与传承。
吴标生称,这次是他第三次接回全国华人文化节火炬火种回斯里阿曼,首次是在1996年,当时砂华总会长是已故丹斯里拿督刘贤威。
